从写论文到提交前,你该知道的冷知识!
发布于 2025-08-07 17:40:36
写了4年的论文,走过各种没人会主动告诉你的坑,也从许多网络评论上发现与我有过同款经历的小伙伴们。于是决定把关于论文从动笔到提交的一些冷知识分享给大家。
一、不要把摘要当成浓缩版正文
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习惯,写完正文再去写摘要。只要把正文的研究目的、方法、结论简单写写抄抄就可以用来凑数了。可真正的摘要也需要有创新点,需要明确回答这三个问题:
1、发现了什么别人没发现的问题?(研究空白与创新点)
2、用了什么独特的方法去解决它?(研究方法与路径)
3、你的结论带来了什么新价值?(研究贡献与意义)
二、参考文献是核心,不要敷衍凑数
都知道写论文需要有参考文献,随便找了20篇凑了个数,可有的小伙伴会不会有些列明的文献,在正文里却出现了只字未提的问题。去年就看到过导师批改过一篇论文,范的就是这样的错误,批改意见上被写着“连最基础的文献引用逻辑都不懂,建议重新学习学术规范。”
三、文献综述等于文献的复制粘贴
这个是当年我最惨的状况,把我下载的文献,按时间顺序,总结着写的“A说了什么,B说了什么,C说了什么......”,写的自觉觉得特别的充实。可导师说文献综述不是读书笔记,不是要你告诉大家这里有多少士兵,是需要你对战场的分析报告,分析出兵力、武器谁强谁弱,战略意图是什么。最终还需要你去指出这场战役的空白点在哪,该如何突破。
四、论文查重你以为的合格线,也可能是动态陷阱
学校对论文查重的标准合格线是30%,有同学使用维普查重自查是28%后就沾沾自喜准备提交了。可你有了解你学校的维普查重系统是否有自建库呢?如果学校有自建库的话,那里面可收录了本校历届学生的论文,你确定你的论文提交学校检测后重复率一定没有变化?建议还是降降吧!
五、论文降重如果可以,不要一味的降
说到论文降重,很多同学各种方法改来改去还是被标红的,改到崩溃,感觉自己卡在这个bug里出不来。像这样的情况,如果对整篇论文整体结构影响不大的情况下,可以直接删除。非核心的论述,与其耗费大量精力进行无效的修改,不如壮士断腕直接舍弃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重复率,可能还能让论文主线更清晰、观点更聚焦。
上一篇: 没有上一篇
下一篇: 怎样利用及分析维普查重报告